9月5日,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的展览区现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机器人工程师在调试具身智能操作系统。 新华社记者 吴青昊 摄
浙江省金华市,新能源汽车小镇零跑汽车智能工厂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政治监督·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要坚持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合力推动改革攻坚、促进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人民日报》2025年1月7日)
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人民日报》2023年1月10日)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
要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靠前监督、主动监督,坚决破除空泛式表态、应景式过场、运动式造势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求是》第5期 2019年3月1日)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动力。新型工业化是以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工业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稳扎稳打、纵深推进,取得扎实成效,为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坚实支撑。各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根本指向,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在推动新型工业化方面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护航工业经济向新发力、攀高向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母机产业、医药工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工业母机产业、医药工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紧盯被监督单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选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对贯彻落实效果开展监督评估。会同工信部办公厅和承办司局全面梳理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和贯彻落实举措,制定评估总体方案,在承办司局自评估和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估的基础上,围绕评估发现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组领导带队赴江苏、山东等产业集中省份,深入产业上下游企业了解产业发展现状、政策实施效果,召开专题座谈会,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和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听取地方主管部门、生产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目标用户等相关单位意见建议,推动高质量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切实扛起政治监督首要职责,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办理成效评估工作机制,以高质量的跟踪问效,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办理标准从‘落实了’向‘落实得好’提升,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强保障。”
四川省是全国为数不多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31个制造业门类的省份。为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四川落地落实,四川省纪委监委驻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纪检监察组建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政治监督台账,收集跟进监督落实事项100余项,同步督促经信厅建立台账并持续跟踪督办。针对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项目聚集、廉洁风险易发的关键环节、关键岗位,推动厅党组制定工业类专项资金项目严格实施全流程管理监督的暂行办法、加强厅机关处(室)长(主任)队伍建设的规定等制度规定,不断规范权力运行。持续加强对工业类专项资金的监督。开展嵌入式监督,派出纪检监察干部靠前监督,深入财务与资产管理处、技术改造处、医药产业处、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等4个重点处(室),通过谈心谈话、查阅资料、旁听决策等方式全过程监督,推动相关处(室)合规、高效完成职责任务。通过持续强化政治监督,推动党中央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四川省落地见效,确保政策执行不偏向、不走样。
护航新型工业化发展,必须找准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紧盯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江苏省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产业项目众多,针对省级重点项目审批环节多、涉及部门广、协调难度大的特点,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坚持靠前监督、主动介入,将监督“探头”嵌入项目审批全流程,实现监督与服务同步推进。通过建立“纪工委+职能部门”协同监督机制,纪工委指派专人全程跟踪项目进展,紧盯服务专班履职、审批程序合规和办理时限执行等关键环节,实施精准监督。
在南亚新材料项目推进过程中,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敏锐发现土地分割手续可能引发项目延误,第一时间向项目办发出提醒函,并持续跟踪落实情况。在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的有力推动下,项目办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小组,创新实施“当天往返、隔日办结”高效服务机制,选派业务骨干全程代办、跟踪服务,最终实现“摘牌次日即发双证”。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督促相关部门为企业破难点、疏堵点。山东省纪委监委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纪检监察组围绕党中央相关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职能,积极推动省工信厅切实解决企业合理诉求,共办理7批次重点信访事项,清偿中小企业欠款130余万元,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河南省林州市有3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当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强有力监督推动相关惠企政策落地。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组建工作小组,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申报、技改补贴发放等关键节点,逐项核对流程、逐条跟进落实,确保惠企政策精准滴灌,不打折扣、不走样。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政策理解不深、申报流程不熟等问题,第一时间督促职能部门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开展“点对点”政策解读、“一对一”申报指导,切实让企业真正享实惠、强信心、增动力。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天河、花都、南沙等区纪委监委搭建“纪企直通”监督平台,积极探索“室+组+园区”联动监督机制,紧盯职能部门责任落实、政策兑现、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公开“举报二维码”、定期到企业走访、向企业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开展监督,确保相关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湖南省衡阳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开展监督,为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纾困解难。今年6月下旬,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在走访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特变电工(湖南)能源建设有限公司时了解到,该公司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奖补资金拨付进度缓慢。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督促财政、建设等职能部门研究会商,梳理拨付流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推动财政部门依法依规简化程序、提升效率,最终将资金拨付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
针对有企业不熟悉奖补资金申领流程的问题,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推动相关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并开展事后回访,助企纾困。同时,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推动出台奖补资金全过程管控机制,强化从项目初审、验收到关键岗位廉洁风险防控的全流程管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事后,特变电工(湖南)能源建设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表示:“奖补资金及时到位,有效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在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的监督推动下,职能部门主动上门、高效服务,切实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王雅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