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文化沃土 凝聚精神力量
(驻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 杨烜)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坚守民本之道,坚持人民至上。《岳阳楼记》有云:“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谏太宗十思疏》说道:“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人民立场,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应坚持民本思想,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和担当,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始终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坚守修身之道,坚持自省自律。《诫子书》有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劝学》讲道:“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修身律己自古就是有识之士的人生信条,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鲜明品格。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鲜明提出,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要坚守修身之道,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保持“检身若不及”的自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理论上清醒、思想上干净、政治上坚定。
坚守为政之道,坚持清正廉洁。《赤壁赋》谈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阿房宫赋》写道:“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中国传统崇廉尚俭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具有浓厚的历史传承性,更是我们党建设廉政文化的价值体现。聚焦二十大、建功新时代,我们应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反腐倡廉思想营养,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谨防“贪欲”之害,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上传:董亚鑫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