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是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基础保障,是党的执政能力和践行初心使命的根本保障。作为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必须全面贯彻十一届省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抓好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时刻保持对群众的赤子之心,深入到群众中,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勇毅前行、担当作为的精神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筑牢基层干部思想防线。要常补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用理论武装自身,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其中所蕴含的立场观点,转化为强大的思想武器,时刻保持坚定政治信仰、正确价值观,真正把党的作风建设落实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
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以身作则”。以言传身教加强基层干部纪律教育,在不断的传承中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教育和管理都要坚持现场教育,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更好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风气。
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关口前移,防微杜渐,做细做实经常性监督。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果断运用“四种形态”,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坚持抓早抓小,层层防护,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坚持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从多角度出发,多方面考虑,以实实在在的变化让群众满意。
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突出重点,精准监督。结合信访举报、案件查处、日常监督、巡视巡察等发现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部署专项整治。练就“火眼金睛”,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分辨伪装表演的“两面人”,深入干部群众中间,充分了解掌握干部作风和廉洁情况,及早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特别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提高监督精准性,深入挖掘不正之风背后危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让群众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就在身边。
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必须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积极探索新途径,运用新手段,深挖本土红色文化,着力打造清廉村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清廉的洗礼和熏陶;规范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流程图,让老百姓有事就知道该去找谁、怎么办、去哪办,明确村干部的责任,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哪些环节容易出问题,促使村务规范化、正规化、透明化。
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健全机制,压实责任。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纪检工作机制,成立纪检监察协作区,开展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运用山城区“智慧纪检监察”平台,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彻底将十一届省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贯彻到基层。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对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责问责,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严的工作作风筑牢党的执政根基。(王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