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据缝隙间守护公平 ——记淇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郭军

发布日期:2025-08-29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郭军正在审阅卷宗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萌萌 通讯员 王鑫 文/图

“遇到疑难问题,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郭主任。他那股子钻劲儿和专业积累,简直就是咱委里的‘活字典’!”8月18日,在淇县纪委监委办公室,同事们对案件审理室主任郭军交口称赞。

自2017年从淇县人民检察院转隶至淇县纪委监委,郭军始终坚守案件审理岗位。凭借过硬的专业本领和突出的工作业绩,他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先后荣获“全省优秀反贪污贿赂局局长”“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用实干诠释忠诚,以担当书写答卷。

锱铢必较

做案件质量的“守门员”

“审理工作关系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关乎纪检监察机关的公信力,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郭军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始终坚守的工作信条。

有一次,在审理某国有企业领导涉嫌公款旅游案件时,办案部门依据现有证据,提出了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建议。然而,郭军在细致核阅卷宗时,敏锐地发现一份关键证据存在瑕疵。他立即提出意见,要求补充调查。

起初,办案同事有些不解:“这点瑕疵,影响定性吗?”郭军态度坚决:“细节决定成败!一个证据的瑕疵可能影响整个案件质量。我们必须对证据负责、对案件负责,更要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负责!”

最终,办案部门根据他的意见重新进行了取证,完善了证据链条。这一坚持,不仅确保了当次案件处理的精准公正,更让所有办案人员对证据的合法性、规范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据统计,2021年以来,郭军主审各类违纪违法案件400余件,在上级组织的案件质量评查中始终名列前茅,用实际行动筑牢了案件质量“生命线”。

秉烛夜战

做甘于奉献的“老黄牛”

案件审理任务重、时限短,加班加点是常态。深夜,郭军办公室那盏亮起的灯,已成为同事们眼中一道熟悉的风景。

去年春节前夕,审理室接到紧急任务,要求限时审结一起复杂案件。阖家团圆之际,郭军毫不犹豫地扎进案卷堆中,连续几天以泡面充饥,困了就趴在办公桌上小憩片刻,最终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审理任务,为后续的查处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他不仅自己冲锋在前,更悉心指导年轻同事,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在他的带动下,案件审理室形成了勤学善思、团结协作的浓厚氛围,锻造出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的审理铁军。

铁面无私

做政治生态的“护林员”

身处执纪执法一线,郭军时常面临“人情关”的考验,但他始终心如磐石、秉公执纪。

在审理一起领导干部违纪案件时,说情打招呼等干扰随之而来。郭军顶住各方压力,严格依规依纪依法推进审理工作,坚守审理独立性,确保了案件处理的公平公正。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容不得半点私心和交易。”这是郭军始终恪守的座右铭。在每一个案件的审理中,他坚持“只认事实、只认证据、只认法律”,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组织的认可,在守护政治生态“绿水青山”的征程上,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光与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