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就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心灵之光;“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忠诚,就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永不褪色的诺言。
1921年的一个夏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犹如一道曙光划破黑暗的长空。1921年的那艘红船,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的理想,迎着历史的波涛,乘着时代的风帆向我们驶来。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一幅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薪火相传的泱泱画卷,也是一部值得让新时代纪检人瞻仰拜读的恢弘史诗。
信仰体现在革命者的生死抉择上。1924年,方志敏在南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之初,他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方志敏自己的信仰,其一生都在为之不断奋斗,也正是他坚定自己的理想信仰,才能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1935年,方志敏不幸被俘。面对严刑和诱降,他依然正气凛然,坚贞不屈,矢志不渝。在狱中,他写下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重要文著。同年8月,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忠诚来自于对国家的热爱。20世纪40年代,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让在美国已有成就的钱学森兴奋不已,美国方面的看守和软禁,他也没有屈服,不顾一切艰难险阻,抛下一切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为祖国、为党、为人民贡献力量。正是这份对国家、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回到祖国的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成功地指导发射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导弹和研制了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他在为祖国日益强大而奋斗的岁月里,始终坚持了一名爱国学者应有的崇高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方志敏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钱学森源于自己对国家对党的忠诚,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奉献了一生。
我们作为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要以党章党纪、先辈先烈为镜,坚定心中有党的政治信仰,要用实干践行忠诚,不断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提高思想认识,坚定自身的信仰。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增强对党中央的信赖,并把信仰信念信心转化为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实际行动。要严守规则,表里如一,忠诚于党,忠诚于民,忠诚于我们纪检监察事业。有了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才能始终不忘初心,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者:杨帆,县纪委监委第九纪检监察室干部,经济学学士学位
上传:李祎涵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