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学”

发布日期:2015-06-2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党建学者姚桓等人所著《从党章发展看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一书,从党章发展历程这一崭新视角,解读了中国共产党成功背后的原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伟大探索和实践,可谓中国共产党的一部“成功学”。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党的生活和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从党章发展的历史看,党章是我们党成功经验的总结,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一部党章,就是一部浓缩的党史。梳理党章继承发展中蕴含的智慧经验,就找到了解密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的一把钥匙,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深具启示意义。

  启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使其获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成功的根本。一个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其文化和制度,决定了其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走向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先进性——树立了崇高的精神理念、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并体现在为实现人民的利益而矢志不渝奋斗的实践之中。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明确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二大通过的有关决议指出:“共产党是所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分子的组合,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这是第一次对党的性质作出表述。七大、八大党章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九大党章第一次作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表述。十六大党章提出了“两个先锋队”的概念——即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尽管在党章中对党的性质的表述有所变化,但其基本点是一以贯之的。这个根本性质又突出体现在党的根本宗旨上。从党的七大党章开始,历届党章总纲都鲜明地表明了“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立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党和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离开了人民群众,党就失去了根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走向成功的根本。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蒋介石曾不无痛心地反思说:“古今中外任何革命政党都没有像我们这样颓唐腐败;也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他的此番话,可以作为对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的最好注脚。

  启示之二: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性使其成为坚固统一的政治堡垒,这是成功的保证。在党章中,党的纪律占有重要位置。“纪律严明、严守秘密,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书中特别提到了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严守保密纪律的例子。在白色恐怖时期,夫妻二人从不过问不该问的事。后来周恩来罹患癌症,有一次和邓颖超交谈,他说:“我肚子里还装着很多话没有说。”邓颖超则回答:“我肚子里也装着很多话没有说。”这就是共产党人的纪律性!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史同时也是一部纪律建设史。早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自觉同旧式的“政客组织”和资产阶级民主党区别开来,建立“坚固精密”的新式政党。一大代表们就认为“中国共产党不应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而应是一个有组织性纪律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大党纲中,虽无纪律专章,但15条中有6条涉及纪律,体现了“铁的纪律”思想。二大党章专辟“纪律”一章,对党的纪律作出较为严格的规定。1945年七大党章在总纲中强调“在党内不容许有离开党的纲领和党章的行为,不能容许有破坏党纪、向党闹独立性、小组活动及阳奉阴违的两面行为”,设“奖励与处分”专章。在历次党章修改中,纪律一章始终是党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关于纪律的要求也日趋严格和完善。历史证明,我们党一贯通过严格的纪律,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保证党的团结统一,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

  启示之三:中国共产党的自我纠错能力使其能不断修正航向,这是成功的关键。我们党的成功之道并非一帆风顺,也布满荆棘、坎坷,甚至失败。本书并未回避党史上的那些“黑暗时刻”,深入历史幽微之处,向我们展示党章发展道路上的曲折和教训。九大党章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作了错误的和不科学的论述,取消了党内民主、集体领导和党的监察机关。十大党章则延续了九大党章的错误。十一大党章虽然修正了九大、十大党章的一些错误,但仍然坚持“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方针,保留“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提法,并用大量篇幅突出毛泽东个人的作用,“是我们党从错误和混乱中开始向正确道路过渡和徘徊时期的一部党章”。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错误和失败中蕴含着成功的因子,关键是要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具有超强的纠错能力。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反思错误、改正错误的政党,每每才得以在历史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重新找到正确的航向。西方有人借口中国是一党执政、长期执政,认为我们的体制必然是僵化的、封闭的、停滞的,很难持久。读过本书,可知这样的观点过于自信和武断。(唐鲁沂)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