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鹤壁”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示:优秀奖《我爱清廉鹤壁》

发布日期:2023-11-14    来源:鹤壁市纪委监委   

开栏语:

“清廉鹤壁”征文大赛由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共同举办,围绕清廉鹤壁建设主题,以散文、诗歌、小说等题材,讲述鹤壁廉洁故事,传递反腐正能量。大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经过三轮专家评委评审,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52名。

为用好大赛成果,传播优秀廉洁文化,让清风廉韵传向千家万户,大力弘扬崇廉拒腐社会新风尚,现将部分获奖作品进行展示,敬请关注。


我爱清廉鹤壁

郭青英 尹向辉

鹤壁,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的美丽传说而得名,穿城而过的淇河,是一条“诗河、史河、文化河”。分布沿岸的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生态园是这座城市的天然氧吧。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镇居民幸福指数排行榜中,鹤壁名列第七位。天蓝、地绿、水清、气爽,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我为生活在这样的城市自豪和骄傲!鹤壁,不仅环境优美,还是一个清廉的城市。

清廉,顾名思义,就是清白廉洁,光明磊落。从本质上说,就是要讲诚信,陶行知在《每天四问》里说到:“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溯及上下五千年文化史,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不讲诚信的。我还记得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巧言令色,鲜矣人!”这都说明我们的祖先对廉洁是倍加重视。反之,在当今社会,不廉洁,不诚信是会遭人唾弃的。同样,廉洁也是立国的根本,梁启超云:“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祖国的建设,重点靠我们这一代人。因此,我们更要重视廉洁文化建设,让崇廉尚洁的时代新风不断充盈。“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只有把“干净”作为人生信条,把“廉洁”作为人生底线,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平稳,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

如何守住正道?如何经得起考验?“正心”是根本、“律己”是关键。一代廉吏于成龙在任直隶总督时,旱灾严重,饥民遍野。他分发自家的存粮给百姓,当妻子告诉他家里已经无米下锅时,他含泪命令属下,把朝廷配给他心爱的枣红马杀了给百姓充饥,自家却在吃糠咽菜。古人尚有如此操守,作为人民教师更应有律心正己的定力。

“吾日三省吾身”是检视自己的实招,是提升境界的良方。明朝有一位名叫徐溥的高官,少年时为了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责己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要经受的住来自方方面面的物质利益的种种诱惑,要严于律己、甘于清贫,一心为公,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深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将坚持在育人这片“土壤”中清廉自守,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努力为生态文明、活力特色、幸福和谐的美丽清廉鹤壁贡献力量!

上传丨陈莹莹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