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老板,你的心意我心领了,但这礼物无论是土特产还是其他,我都不能收,请你带回去吧!”赵局长的坚决回绝让拎着礼品来套近乎的建筑公司许老板有些尴尬,但面对赵局长这个“没缝儿的鸡蛋”,他只能拎着“土特产”灰溜溜地离开赵局长家。
赵局长出生贫寒,9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靠种地打工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自小母亲就常叮嘱他:“你爹在村里当大队书记时,没要过老百姓一根线,咱家苦,但清白!你以后做人也要清白,不能做给咱家丢脸的事儿。”
赵局长倒也争气,成绩一直优秀,大学毕业后被保送了研究生。参加工作以来靠着过硬的业务知识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早早在33岁就当上了县住建局的副局 长,是县里公认的“学术型”官员。在母亲“要清白”的教诲下,他恪守廉洁“底线”,连续三年当选县里的“清廉模范”。前些天,老局长退休,在县领导的极力 推荐下,刚满40岁的赵副局长顺理成章地“脱副转正”,成了县里最年轻的正局长。
上任后,赵局长却发现除了工作忙,还有些“新忙法”。那些企业大小老板以各种借口,拎着大包小包上门拜访、套近乎的越来越多,甚至一晚上来好几拨。但赵局长不管送礼的是亲戚朋友,还是同事老板,都一律婉言谢绝。渐渐地,赵局长有了个外号,叫“赵不收”。
近日,领导安排赵局长陪同到外地开研讨会。刚到会场,赵局长就接到一通陌生来电:“您好赵局长,我是辉明建筑公司的小刘,中秋节快到了,我给您捎了点土 特产,看您没在家,我就交给您母亲了,小小意思,祝您节日快乐。”听罢,赵局长心里“咯噔”一下:“眼看就到中秋节了,在这送礼的“高峰期”把母亲一个人 留在家,万一她耳根软,接受了那些“小小意思”,我可是跳下黄河都洗不清啊!”,赵局长越发担心,便匆匆忙忙地向领导请了假,截了辆的士往家里赶……
一下车,赵局长就看见母亲正拎着两个大礼品袋往屋外走,他生气地大声责问母亲:“您从小教我做人要清白,不能给咱家丢脸,怎么现在您反倒糊涂了?这些东 西是不能要的!”面对责问,老母亲先是一怔,后会心地笑了笑,指着家门口的那一小堆礼品说:“今天来了好几拨人,都拎着大袋小袋到家里来说是要送给你过中秋节,放下就走了,叫都叫不住,我知道这些东西不能要,就把它们拎出门口放着,等你回来还给人家。放心,咱家清白!”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