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镜头】浚县: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发布日期:2018-12-27    来源:鹤壁市纪委监察委网站   

郡县治,天下安;乡村稳,基础牢。今年以来,浚县纪委监察委探索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新机制,通过厘清“小微权力”清单,规范运作流程,强化过程监管等行之有效措施,打造村级“阳光微权”,从根本上遏制农村基层侵害群众利益和腐败问题发生,提高群众满意度,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厘清“微权” 实现村级权力全覆盖

厘清村级权力清单,归类汇总村干部行使“小微权力”事项共10项39条,涉及村干部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三资”管理、宅基地审批、农村危房改造、低保五保申办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权力容易寻租的事项,实现了村干部行使村务权力内容的全覆盖。

编制流程 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制定好10项39条权力清单的基础上,按照规范、简化、优化、便民的要求绘制出村级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步骤、办结时限、公开公示等内容,让干部“看图做事、照单操作”,让群众“看图监督、合理诉求”,确保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程序规范、公开透明。

创新载体 规范公开管理

各村组织建立3个手机“微信群”,即清风党务群、清风村务群、清风公开群,及时准确公开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打造指尖上的监督平台,真正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加大宣传 营造浓厚氛围

通过印发口袋书、开设公开栏、电子屏、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图内容,增强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对群众不清楚、不了解的事项及时指导、解答,既方便群众办事,也在制度上给村干部套上“紧箍”。

一站式办结 便民服务零距离

群众参照‘小微权力’清单和工作流程图,就清楚明白办事的程序、需要提供的资料、具体找谁办、怎么办。村干部按照要求对办事群众实行“一次性告知、限时答复、按时办结”,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以点带面 打造示范带动

组织召开村级“小微权力”治理现场会,各乡镇、村代表通过实地参观、互相交流、“取经”借鉴、推广学习,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稳步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治理工作。

讲法访廉上村 传导责任压力

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进村讲法访廉活动,对村“两委”干部履职情况访民情、察民意,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法纪意识,传导责任压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借力巡察监督 利剑直插基层

开展村(社区)专项巡察,把低保五保政策执行、危房改造资金发放、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纳入巡察范围,通过巡察促进民生政策在农村真正落到实处。

实现监察全覆盖 织密基层监督网

11月28日,浚县11个派出乡镇(街道)监察办公室相继挂牌成立,468名村(社区)监察联络员正式受聘上岗,实现了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实现监督全覆盖,打通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浚县纪委监察委)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