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淇县西部太行山深山区的赵庄村,曾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该村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就业,完成了由贫困村到旅游度假村的美丽蝶变,先后被授予“国家级传统村落”“全省首批乡村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由贫困村到明星村,赵庄只是市纪委监委通过规范制度和强化监督,护航乡村脱贫致富安全“起飞”的一个受益者。
案例警醒思想
“2014年至2017年,在鹿楼社区实施危房改造过程中,司泽民、李玉山未正确履职尽责,私自扩大社区危房改造面积,填报虚假材料,套取国家危房改造资金,用于社区改造,司泽民、李玉山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在今年5月28日召开的一次党员会上,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郑沟村支书、村委会主任郑合平按例宣读市纪委监委关于典型案例的通报。
市纪委监委扎实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向基层延伸,充分利用典型案例以案促教、以案促建、以案促防,持续深化拓展以案促改。
各村(居)结合实际,注重举一反三,将以案促改工作纳入乡村建设,选取针对性强的案例进行深刻剖析,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让村(居)“两委”干部从内心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让依规依纪履职行权成为常态,凝聚起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精神力量。
制度规范权力
“村里的工程,叫自己村里人承包多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啊!”“上级扶持力度这么大,村里集体收入越来越多,村干部会不会有别的心事啊?”随着村里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发展的烦恼也接踵而至。
村里建设项目怎么样才规范?村干部用权怎么做才透明合法?新问题催生新办法。
为规范和保障村干部权力运行,提高农村基层管理水平,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鹤山区探索建立了村级阳光党务、阳光村(居)务、阳光财务清单及配套管理制度,浚县纪委监委制定出台《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图手册》,坚持村民自治、依法管理、公开透明、标本兼治原则,明确村级决策、财务管理、招投标管理、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等事项清单、工作流程及廉政风险点,切实将“小微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县里印发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图手册》,非常简单实用,遇到什么问题,该是什么流程,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知道该咋办。”浚县王庄镇刘井固村村委主任刘顺喜说。
监察覆盖到底
如今的赵庄村旅游项目年收入达50多万元,这些钱如何支出,该谁来监督、该怎们监督,又成了新的问题。
为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发挥监察全覆盖的组织和制度优势,市纪委监委向各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并在村居(社区)设立了兼职监察员和监察联络员,推动监察监督直达“神经末梢”。
“随着以案促改、建章立制的持续深入,现在村里各项制度更加完善了,都是先申请,经过村‘两委’干部和监委会的人签字,才能下账报销,全程接受兼职监察员和监察联络员监督。”淇县灵山街道纪工委书记王培光说道。
《黄帝内经》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不治已病治未病,防范未然任重道远。在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鹤壁市纪委监委的案例警醒、制度规范、监察覆盖“三部曲”让乡村振兴、百姓增收拒绝“中梗阻”。(编辑|卢家杰 上传|秦桂梅)